• 首頁
  • 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
  • 展覽資訊
  • 西螺當代藝術季

展覽資訊 / 西螺當代藝術季 / 辵

作品名稱:辵

媒材:西螺大橋舊鋼骨

 

  「辵」是人來人往、走走停停的意思,作品以此命名,期待觀賞者透過走在橋上的時候,不受場地荒蕪的困擾,駐留在此。

  從應谷花園裡面可以發現,古樹、古井、古牆,我們深深地被存在這裡的歷史遺跡所感動,應該要被更多人看見。

  我們利用西螺大橋的舊鋼材造橋,延續大橋本來的功能與生命,「橋」的意象融入應谷花園,不改變當地的一草一木,如同河流一般,人們可以踏過我們建的橋,突破原先雜草叢生的花園,給人們一種「穿越奇境、身在其中」的浪漫。

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 雕塑學系 宋璽德教授指導

郭濟維、江可歆、陳奕安、陳依慧、楊勝博、黃彥鈞、林永家、董雯心共同創作

 

場域故事,應谷花園

  應谷花園是西螺廖學昆(別號應谷)家族的祖屋及發跡之地,廖家自福建移居來臺在此落地生根。旁邊的臺灣菸酒公司兩層洋房是西螺老街第一棟洋樓,起建於1905年。

  此地原雜草叢生,民國98年時,西螺扶輪社以營建署社造計畫,獲地主允諾規劃為小公園。廖學昆是地方仕紳,也是詩人,是西螺菼設重要詩人,曾任國民政府來臺時第一任西螺官派鎮長。應谷花園環境優美,有「古樹、古牆、古井」三寶。

 

 

作品名稱:基桁墩座

媒材:西螺大橋舊鋼骨

 

轟然,鋼的靈魂醒著

嚴肅的靜鏗鏘著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余光中〈西螺大橋〉

 

 

流金歲月

  在夕陽斜暉中眺望著西螺大橋,一股一股的橋桁剪影貫串濁水溪,似是吸收了溪水與土地的養分而奮力伸展的藤蔓,終於連結河道兩岸。身體上的大紅色光輝,雖然是更新過後的新鋼材,仍抹滅不了西螺大橋在大時代背景下的歷史地位,不僅是連接左右岸的功能,也是這塊土地上文化傳播、經濟起飛的代表與見證人。

  大橋的老舊鋼材在服役過60 年後,因為材料鏽蝕而逐漸被汰換下來,分解成一段又一段,回復為橋的基本單位,每段卻也同時代表著大橋本身。宏觀西螺大橋並將其縮影呈現在一段虹鐵中,觀者可以坐臥其上,任憑雙腳懸空擺盪,勾勒出弧度,閉上雙眼,仔細傾聽鋼材訴說著的老故事,那原本反覆剝落又上漆的斑駁痕跡、金屬鏽蝕後的凹洞,在重新拉皮過後彷彿穿越時空回到它仍是台灣命脈的那段往日盛況;走訪過往與現在的大橋,並切身體會大橋所承載的不僅是車輛,也乘載著台灣人與土地之間深厚的連結。

 

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 雕塑學系 宋璽德教授指導

張喬築、徐與璠、謝懷賢、饒珊羽、謝其軒、徐婕蕓、林伯城、蔡宗穎共同創作

 

 

大橋紀事

  西螺大橋於1953年建成,全長1939公尺,寬7.32公尺,為當時全台灣最長的橋樑、全球第二大橋,僅次於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。西螺大橋銜接彰化與雲林兩縣,在1987年「中沙大橋」完工前身負南北交通樞紐的重責大任。

  大橋的結構可分為32座下部橋墩與31孔上部橋桁兩個部分。其中橋桁的構造方式為華倫式下承式桁架,由鋼材組成其支撐結構。從側面觀看大橋,可發現桁架是由多種不同尺寸與造型的鋼材組合而成,每段鋼材都承載著不同方向的作用力,彼此之間以穩固的三角形或十字交叉為基本構成型式連結,構件與構件之間輔加鋼板為間接構件並施以鉚釘固定在各部件上,全體鋼材的分工合作下,方能撐起整個西螺大橋。

 

 

藝術家介紹

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雕塑學系

臺藝大雕塑學系為目前國內大專院校中唯一專研於雕塑藝術的科系。創立至今幾近四十年,培育了七百多位專業人才,為現今雕塑藝術的主幹。課程主要在落實文化特質,以及現代藝術創作人的培養。

2016年是臺藝大師生第四度來到西螺參與鋼鐵雕塑營,再宋璽德老師帶領下,學生以2012年西螺大橋汰換下來的舊鋼骨為材料,創作出與在地連結的作品,4年來持續協助提升西螺老街的藝術視覺環境品質。